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哈尔滨去南方团旅游攻略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哈尔滨去南方团旅游攻略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12月份一个南方人去哈尔滨旅游应该怎么穿衣服?户外类的冲锋衣和冲锋裤能扛住吗?
穿冲锋衣如有机会上前线,你可以穿,但来哈尔滨用不上,太薄冻感冒不合账,在冬季哈尔滨的大街上,经常看到港澳的或南方人,穿着便宜的羽绒服,冻得直转,不如买件质量好的厚的羽绒服,总比冻坏了上医院买药值。
室内温暖如春,室外天寒地冻。
作为正宗的哈尔滨人,说一下我的建议。
如果你非要去室外的话推荐:保暖秋衣、小棉袄、大棉袄、保暖秋裤、二棉裤、大棉裤、加绒加厚雪地靴,再套上到脚踝的羽绒服,加绒加厚帽子,加绒加厚口罩、加绒加厚手套、最后戴上羽绒服上的帽子,齐活。
之前我去过哈尔滨,雪乡也去了,去的时候也穿的是冲锋衣,冲锋衣和雪服都很防风,可以穿,但是冲锋衣底下需再穿一件厚毛衣,再带一件薄棉衣,如果冷的话可以再加;
裤子最好是在冲锋裤下面加一条超厚版的棉裤,鞋子一定要穿棉鞋,防风防滑防水的那种。
其它的别如棉帽、棉袜、棉口罩、如果滑雪建议带一些暖脚贴,雪鞋太凉了。电子设备在寒冷的环境下会特别耗电,建议带备用电池,手机尽量装在内衣口袋。
冲锋衣?驴友上山打野用,别虎了吧唧冬天来东北还穿,冻死你……还有如果可以坐飞机来当地买点冬天衣服千万别在南方买完来,南方的冬天衣服普遍没那么厚,建议穿一身来,下飞机你就知道自己应该穿什么,买什么了……南方小妹妹来注意保湿,东北冬天干冷,屋里干热……
户外冲锋衣和冲锋裤是有防风透气指数的,如果防风透气指数比较高,至少在8000mm以上,也只能保证你运动时应对大风和出汗后排汗性能较好。想要保暖,还需要冲锋衣裤的内胆有一定厚度。如果你平时就喜欢运动,更喜欢爬山,尤其是雪山,你会自己有对比:平地时穿的冲锋衣裤会觉得有些冷,但爬山时就会觉得正好;如果平地时穿的冲锋衣裤感觉温度正好,那么爬山时会大汗淋漓,若不能很好透气排汗,很容易休息时间长时偶感风寒或失温。
如果你只是去哈尔滨进行一般的旅游观光,建议你还是选择保暖透气性比较好的厚羽绒服、厚棉裤、雪地靴、厚帽子……而且冬天的哈尔滨早晚温差比较大,白天零下十几度,晚上零下二十多度。如果没进入三九,有时候白天会觉得小阳春一样,没有那么冷,有时棉服就应对自如了。晚上去看冰雕的话,需要在室外待上两三个小时,就需要捂的厚一些,否则你会真切体味什么是冻透了,手指头都有可能冻得不听使唤了,连打个求救电话都会变得很困难哟!
如果你想体味一下滑雪的感觉,滑雪服套装就是首选了。滑雪服在北方完全没有问题。一般来说,专业滑雪服的防风透气指数比冲锋衣裤要高的多,至少在10000mm以上,很多达到20000mm以上。虽然摸起来没那么厚,但是应对北方的冰雪大世界太轻松了。
12月还不是哈尔滨最冷的时候,通常三九天是最冷的,通常是一月份,那个时候晚上有可能达到零下三十多度,白天也要零下二十多度,不论你穿多少,都会觉得冷。在室外不要呆的太久,如果想多待一些时间,那么就尽量运动吧。希望对你有帮助。
南方人去哈尔滨读书是怎样的体验?
科长虽然是哈尔滨人在哈尔滨读书,但是科长身边有一票南方来的同学啊,他们体验各不相同,但总结一下大概是这些:
一是天气。哈尔滨夏天真凉快啊,没想到夏天可以过的这么舒爽啊。哈尔滨春秋可真干,脸都起皮了,男同学都开始敷面膜了。冬天外边真冷啊,屋里真热乎啊,还吃冰棍呢,难以置信,这是我印象中北方的冬天吗?
二是饮食。这干豆腐怎么能生吃啊?这大葱怎么能生吃啊?这***怎么能生吃啊?茄子怎么能生吃啊?总之,那些在南方觉得一定要做熟的一些食材在哈尔滨怎么就生吃了呢?不怕坏肚子啊?
三是洗澡。这寝室里怎么没有洗澡的地方啊?这宿舍楼怎么也没洗澡的地方啊?为什么洗澡要出门洗啊?为什么这么多人要一起洗澡啊?人家羞羞啊……为什么洗澡还在那里拿着他们叫澡巾的东西一直搓啊?不疼吗?
四是语言。活了这二十来年,怎么到这里就跟哑巴一样,不会说话了?啥啊?咋地了?嘎哈呀?波了盖世啥意思?秃了皮是啥意思?毛愣三光啥意思?
四年以后,大学终于毕业了,回家以后发现,我怎么满嘴东北话了(捂脸)……
如果我们不谈经济。只说生活。哈尔滨确实好。为什么这么说。你看看哈尔滨的人,你就明白了。哈尔滨土生土长的,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,身高,长相。哈尔滨说第二。那中国没有城市敢说第一。哈尔滨的水有可能是全国最好的。至少我所去过的地方,喝过的水还没有比哈市好的。在有就是气候。哈市的四季非常明显。而且时间分布也是最合理的。能在这样的环境成长的人。会有四季的特征。所以。哈尔滨。一是水。二,是环境。然后就是人了。美男美女出哈市。
人们都说东北多冷多冷,可是对于广东的我来说,第一感觉就是北方太暖和了。实在是太暖了。就讲下在北方读完大学之后的一些经历和感受,篇幅有限,只讲重点,因为这些直接关系到大家的衣食住行。
第一是讲天气的感受,广东的天气最冷的话,基本上也保持在0度左右,极少数情况出现0度以下,但是这种室温的话给人感觉特别难受,到了哈尔滨才发现,其实穿一件羽绒服,里面再加一件保暖就够了,完全颠覆了我对冷的印象,因为在广东我至少要穿三件。这就是人们常说干冷和湿冷,就像魔法攻击和物理攻击的区别一样,因为室内都是有暖气的,所以只要不出门,基本上感受不到寒冷。刚到学校时宿舍就有很多推销雪地皮鞋的,结果就傻傻的买了一双,发现从头到尾热得不行,都没用过。还在想冬天的衣服要怎么才能晾得干,结果发现我把衣服挂在楼道,马上第二天就已经直接风干了!空气干燥的,让人觉得恐怖!
第二就是饮食方面,广东人饮食普遍清淡,讲究新鲜,但是到哈尔滨这样的地方,习惯性的大锅炖菜,看着满大街摆的***,大葱,这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景象,所有的水果蔬菜,鱼类肉类都直接往外面摆,而且买回去也是成捆成捆的买,在广东买菜的话,可能黄瓜都是一根一根买。豆腐花是咸的,粽子是甜的,和广东都完全相反。
第三是生活习惯方面,北方人洗澡次数比较少,在广东每天都要洗,如果不洗的话,就会受不了的。而且他们洗头都是在白天洗,我们广东都是晚上洗的,基本上每次用的都是脸盆,我发现我的桶一无是处,还有其他许多的习惯,就不一一列举了。
看到了么?但凡是来哈尔滨读过书的南方人,没有一个黑哈尔滨,黑龙江的。你知道为什么吗?教育,素质,眼界。只有没文化的才会地域黑。恰恰某些地区的井底之蛙,受教育少,才会黑。
南方人去哈尔滨读书是个怎样的体验?
哈哈,感谢悟空问答的邀请。感觉这个问题就是给我出的,想起我一个正宗的南方人第一次来到北方时所见所闻,简直像是外太空的外星人来到地球啥都成了新鲜事物。
我来自美丽的、四季如春的昆明的一个边疆小村庄。十多年前一个人来到北京上学,真的是恶梦一般。主要有几个方面不适应:第一语言不通,第二饮食不习惯,第三气候不适应。
第一天来北京,到了宿舍,同学们都来自五湖四海,但大家都能用共同的语言普通话进行交流,唯有我说着一口云南的普通话,说一句话得给宿友们解释半天,解释到最后自己都不知道我说的啥。慢慢的我变得不敢说话了,一到周末宿友们在宿舍天南海北的聊,我只有在默默的在边上当观众。
第二饮食问题也最我的硬伤,对于一个吃惯色香味俱全的麻辣味,而且从不吃面食的人,每次吃饭简单要我命,刚开始每次吃饭就摇头不吃,几次下来扛不住,为了活命也管不了那么多了,连着吃了两三个月的馒头,第一学期寒***回到云南老家,我以一个不到100斤的小丫头变成120的,虎背熊腰的大姐,整整大了一圈。最欣慰的是黝黑的脸蛋变得白里透红。
第三气候问题。对我们云南人来说从末见过秋衣秋裤是个啥?更别提棉衣棉裤。第一次在宿舍北方的两个宿友说起棉裤,我们三个南方人好奇的非让她把压箱底准备冬天穿的棉裤翻出来看。记得那一年的元旦晚上下起的毛毛雪,地上像铺了薄薄一层沙,兴奋得我们几个南方人一夜舍不得睡,就怕一睁眼,雪全化了。别的宿舍有几个海南来的同学更是一夜没睡,一直在宿舍楼下打雪仗,堆雪人。北方人确嗤笑,哼,这也叫雪。
也许是上天注定了跟北方人的缘分,偏偏毕业后又嫁了个东北老公(黑龙江佳木斯),第一次听这个名以为自己找了个[_a***_]的老公。第一次上婆家的见面礼就是一下车,摔出两米多远(佳木斯的冬天,白天的平均气温在零下25度左右,所以马路上冬天都有厚厚的一层冰,但是车压过后黑黑的,跟平时的柏油马路表面上看不出区别,但我的认识世界里从来不知道)。跟老公结婚十几年一共去过两次婆家,去两次摔两次,还被冻哭一次,所以再也不敢在冬天去婆家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哈尔滨去南方团旅游攻略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哈尔滨去南方团旅游攻略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